园林道路星空体育设计要点范文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8-29 17:24:32    浏览:

[返回]

  星空体育官方网站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园林道路设计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动态园林景观不同于静止的园林景观,静止的园林景观是以公园景观为代表的静态物体。但动态园林景观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就是其具有相对性,道路两旁的景观静止不动,但道路上行使的车辆和人员却运动着,参考系的不同给与了运动者对于静态园林景观不一样的享受美感。

  通过陀螺在静置和旋转不同状态下观看效果的对比试验,很好地诠释了有关动态美学的原理。影响动态美学呈现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运动者的运动速率,既包括速度也包括方向2方面,这是由于速率直接关系到对于静态景观的视觉变化速度。因此,在进行动态园林景观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本路段的平均车速和实际行驶方向等问题。

  动态园林景观的设计,要遵循不妨碍正常行驶的重要原则,要时刻考虑正确的安全导向,以人为本。道路两旁的园林景观可以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正确导向,有效减弱汽车眩光,降低司机的驾驶疲劳度等,创建舒适宜人的行车与人行的道路环境,体现人文关怀。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因地制宜的原则,多利用本地的树种进行栽植。

  动态园林景观的建设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生态效益更为主要。因此,正确的植物树种选择很关键,要遵循多样化和时效化特点。众所周知,乔木的日常维护和种植都很简单,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但对于中小型乔木来说,要少修剪、少移植、扬长避短地发挥其生理优势。植物选择多样化可发扬其茂盛的生长效果,又可降低远期的养护成本打造节约型社会。

  动态园林景观的设计,不但要以美的显示为目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适应与融合当地自然环境。生态景观的设置,要选择多种植被来进行构建,要以此形成混合的植物空间结构。不同形状、不同花色、不同造型的树种都是进行全面美化的参与者,通过此起彼伏、高低错落、疏密相间等方式来突出城市的生态与景观效益。

  动态园林景观的设计要充分发挥生态效益,但不意味着要不惜消耗巨大的经济效益。城市生态效益的发展要依靠植被等自然资源的完善,要充分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不要为了生态而毁坏生态。

  在设计领域普遍存在着美感胜于一切的观念,在于平面、产品的设计环节正确,但在实际的动态园林景观设计上却存在缺陷。动态园林景观的设计是为了给城市增添美感,但要建立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景观分段是为了更好地从宏观上对长距离的景观进行分界,按照实际的地理环境对景观进行段落式的划分。各个路段上的景观配置要遵循整体的设计主基调,虽然每段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整体上要具有一定的景观连续性。

  5.2.1城市景观大道:城市景观大道的车速大致为<60km/h,是城市动态园林景观的设计重点。一般来说,城市景观大道在设计过程中,要选择观赏性较高、大小相对适宜的植物,园林乔灌草立体结合及垂直绿化的有机配置设,体现一个城市的园林风貌与景观特色。

  5.2.2城市快速道:城市快速道的车速大致为80km/h。在设计环节与上文提到的城市景观大道存在很大的差异,城市快速道的设计前提应该是正确的导向作用,而不是观赏性,植物配置强调大尺度的变化,使其有一个长期稳定的绿化效果,形成一种整体的景观基调。5.2.3一般道路:道路在城市中处于次干道的地位,设计时速不高,除非特殊要求,观景要求一般不高,因此园林设计应满足安全与生态的要求。

  通过上述内容简要叙述了动态园林景观设计特点、动态园林景观的设计原则、当前盛行的动态园林景观设计趋势以及动态园林景观设计方法,希望通过本论文能进一步的推动动态园林景观的设计发展。

  主要园路是贯穿园林内各景观的主要路线,其是园林内的主要骨架,也是将园林进行科学划分的主要脉络,根据不同的性质,一般的主要园路宽度在4~10m左右,主要是为了能够承载消防车辆的通过要求。

  次要园路也是园林内连接各个景观的一个脉络,是主要园路的辅助路线,主要是为游客提供行走的路线,一般要考虑到人流的总量、功能需要等来进行设计。园林道路是贯穿全园的交通网络、由纵横交错的道路构成全园的基本骨架,是联系园内各个景区、景点的纽带和风景线,也是构成园林风景的造景要素之一。它象脉络一样,把园林的各个景区联成整体。园路本身又是园林风景的组成部分,蜿蜒起伏的曲线,丰富的寓意,精美的图案,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园路能够组织园林景观观赏的序列和园林风景的展开,通过主干道、次干道和游步道把游人引导到各个景区和景点,引导游人按设计者的思维,路线和角度来欣赏景物的最佳画面。因此,园路可起到引导游览的作用。

  园林道路首先要满通功能,起到对游人的集散、疏导功能。满足园林绿化、建筑的维修、养护、管理工作以及安全、防火等对交通运输的需要。

  园路是园林风景的组成部分,蜿蜒起伏的曲线、丰富的寓意、精美的图案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与周围的山水,建筑及植物等景观紧密结合,游客在道路的引导下,充分领略到步移景换的景观效果。

  园路或园路结合其它要素如廊、花架、桥等把园林空间分割成大小不同,主次各异而又相互映衬的景点和景区。

  园路应根据设计范围内的地形、地貌、景区景点的分布,综合考虑、统一规划,设计出不同形式的道路,材料一般来说可就地取材,体现地方特色,又可节约成本,当然在特殊的环境中,可根据设计所表达的内涵和需要,选择特殊的材质,体现相异的质感,但要和整个园林的风格一致。

  道路的景观设计,主要是根据人的行为规律和行走距离,加宽道路的局部来布局一些休息设施,满足人的需要。道路两旁的休闲设施要做到灵活多变,体量应较小,造型要新颖简洁,色彩对比鲜明,用来丰富园林环境空间,如垃圾箱,一般应置于道路两旁或道路交叉口,即发挥它的使用功能,又使它起到装饰点缀的作用。再比如路灯,在园林设计中,既可起到照明的功能,又可增加夜景,丰富园林景观,还可加强园林道路线性景观的营造。还要安排好残疾人和老年人对道路的使用,应在设计时使用平坦、坚固、不滑、不积水、无缝隙及大孔洞的路面做法。通行空间要满足拄双杖者所需宽度,园路行动的空间以轮椅通行为准。在园路设计时,考虑到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在园路上设可休息的休息地坪等节点,满足老年人边走边观景,途中需要休息的行动轨迹。

  道路两旁常种植乔木、灌木、草花,用以创造植物群落的整体美,季相景观和丰富的空间层次,在自然式园林中,在距道路两旁一定距离内,通常种植乔木、灌木和草花,以体现植物的空间层次和季相景观,这种形式能够很好与附近的景观配合,但夏季遮荫效果不如规则式好。在规划式园林设计中,道路两旁通常列植一些乔灌木,或者用灌木和草花组成一些图案,体现渐变交替的韵律美,同时加强道路线性景观的营道。

  除此,园路的交叉要注意几点:要有景色和特点。尤其三叉路口,可形成对景,让人记忆犹新而不忘;避免多路交叉。这样路况复杂,导向不明;做到主次分明。在宽度、铺装、走向上应有明显区别;尽量靠近正交。锐角过小,车辆不易转弯。

  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逐渐提高,园林景观的作用已经不仅仅是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人们心灵的慰藉地,人们在不同的园林景观中感受不同的艺术,因此,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更加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园林的风格和主题为根本的落脚点,选择有层次的、有个性的园林道路设计方案,使园林道路和景观设计更加和谐和趋于完美,为人们提供美好的心灵感受。

  主要园路贯通全园,是园林内大量游人经过的路线,必要时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车,道路两旁应充分绿化,主园路的宽度一般是在3―8米,这个标准完全可以使消防车通过。从道路表面结构来讲,一般的是采用碎石拼接、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预制混凝土或者较厚大理石等。在道路图案的设计选择上,全园主要道路需要大致选取和园林的表现内涵、主题保持一样。

  次体道路接洽着景观的各个汇聚点,是沟通着各节点内部的次要脉络,连接着其他主要景观节点,并且能够辅助着主体道路。因为照顾到不同的游人的不同需要,在布局上还应该在不同的节点之间设置捷径方便到达。园林道路在宽度上的设计要依据园林的人流量、游人总数、功能的要求以及其他的因素来制定。一般的,一个人行走的园林道路宽度应该在0.6到1.0米之间,两个人行走的园林道路宽度应该在1到2米之间,而三个人行走的园林道路应该设计宽度在2.0至2.5米。次体道路在设计弯曲度上面总体上来讲都会超过主体道路,而且蜿蜒曲折富有弹性。另外,在这些次体道路之间应该还含有可供游人们赏玩、嬉戏的小路,这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因为和设计相关的人员的诸多观点的影响,时常由于过于自信而将一些本来拥有一定的美丽地形而存在的景点给消除了(景点之间出现重影,不仔细观察是分辨不出来的),让其变成了无人问津的状态,最终导致园路自身失去了应有的强烈的立体感觉,更加严重的影响是会将比较平缓的地点变成一个比较突起的小土丘,使得园林道路突兀的变成弯弯绕绕的曲路。

  其次,在对待环境的问题上,有些园路也设计的不是很合宜。比如:园路跟圆形的花坛相切的形式,大多都不符合所要求的,这就导致了园林的整体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显得搭配不够完整,没有设计当初存在的美感。

  第一,市政园林的整体布局在形成的方式上主要包括三种―――自然形成式、混合搭配行式和一般规划行式。在目前的市政园林建造中,在这三种方式却出现了这种问题:整体的市政园林完全没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物的时候,园林中却出现了一系列的断头路、回头路,严重违背了以美为主题的设计原则,这种错误是致命的。

  第二,如果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某些园路占的面积数量关系之间不适合,这将会不利于交通,可能会引起人们在右上游赏园林的时候踩踏绿地情况的发生。同样的,如果在一些园林道路的设计上,园林道路设计过多过密,这往往将大大的影响整个园林景观的整体表现,并且这会过多的产生浪费资源跟财力。

  第三,园路交叉口的规划设计不合理。一些园路设计的交叉口夹角过小,转弯半径没有在设计的时候考虑进去,这样经常会导致图快捷的人们踩踏绿地的情况发生。相应的,交叉口相交路设计的数量过多也不行,这样会使得游人们在交叉处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

  (1)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园路的整体分布上,不仅要根据园林建设的设计式样,而且还要因地制宜,与当地的地形相结合来设计规划。园林道路更多的是曲的比弯的好、自然的比人工刻意杜撰的好,整体形势要行云流水般自然。

  (2)满足实用功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园林道路的设计的原则应该首先要按照满足供人行走,这就是要求在设计规划园林道路的时候一定要想到人们的行走习惯,一定要以人为本,符合大众的需要。否则会产生园林绿地被踩、园路几乎无人行走的破坏和浪费现象。

  (3)园路的环绕性,切记设计无目的、死胡同的园路在园林工程的建设中,要考虑到道路的环绕性,以使道路构成一个畅行无阻的网络。应该严格避讳的是导致设计的道路散漫甚至使人无路可走的尴尬局面。

  园林设计工作者要从大局着手,放眼整个园林景观,融合景观道路跟另外的一些特征,使得整个园林景观和谐统一并且形成一定的境界。

  (!)园路路口设计园林路口的设计在园林道路的修建中也是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三岔路口在自然式园林道路系统中比较多些,十字路口则在规划式园路系统比较常见,但是根据园林的游玩性来讲,应该设置多些的三岔路口。当道路两边相交的时候,更多的是选用正向交互的手段;如果两段道路是斜着相交并且斜向交角度是呈锐角,这个角度要力求不能小于55度。角度不能过小,否则会造成汽车不容易过弯,人们会在行进的时候踩踏绿地。在道路的转弯处,应该把路口尽量设计成圆形的转角。

  一般的讲,路口是应该有景点和特点的。一些花台、花坛等等会出现在三岔口,不过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道路与花坛的对称和对应,最好不要使道路与花坛变线相切,如果一个路口有中央花坛的话,那么这个路口应该遵循地形进行设计修建。

  第一,园路与建筑的结合设计路口往往形成于建筑物跟园林路口的交接处。从现实的园林道路跟建筑相互交互的例子来看,多数的是设置一块不大的场地在建筑物旁边以用来跟园路相连通。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是遇到了作为过道用的建筑物等就不用设置缓冲场地了。

  一般的园路跟建筑的交接是采用平行跟正对交接,另外也还包括侧对交接。现实的情况是往往都会避免斜路相互交接,尤其是那种正对建筑一角的斜角。对于一些无法避免斜交的园林道路,一般都在交接处做一个过渡,也还可以把交接处的道路角改换成圆形的角,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的。

  第二,园路和水的交融中国园林较理想的对待手段往往是把水面作为中心,园林的主干道将围绕着水面来联系不同的景区。为了使园林设计不趋于平淡,当主道路比较靠近水面的时候将不把它平行于水面。往往比较优秀的是使道路与水面根据地势相起伏,使道路与水面互相映衬,错落有致。

  第三,园路和景色的搭配在园林道路的设计中,树荫夹道可能是最好的绿化效果。可以在郊区规模比较大的园林绿化中使人行道两旁的树与绿化树相互自由搭配着组合,可以在园林道路上感受到路行走于园林之中。

  在园林道路的拐弯处,为了突出强调,植物这个时候就起了很大的作用。例如种植景观花卉,可以起到美化园林的作用。

  总而言之,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园林道路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园林道路设计更加要以人为本,以园林的风格、主题等等有层次、有个性、有组织的展开。并从而进行有序、整体的统筹规划设计。

  [1]刘志蜂.市政园林工程的整体设计探究和分析[J].浙江林业科技,2010,(8).

  [2]曾立东.浅谈园路在园林中的重要性[J].现代商业,2011,(2).

  园路是园林绿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像人体的脉胳一样,贯穿于园林各景区的景点之间,它不仅导引人流,疏导交通,并且将园林绿地空间划成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功能的一系列空间。因此,园路的规划设计,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地各功能空间划分是否合理,人流交通是否通畅,景观组织是否得当,对园林绿地的整体规划的合理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1 组织空间,引导游览在园林中无论规模大小,都划分几个不同功能的景区,设置若干景点,布置许多景物,而后用园路把它们联结起来,构成一座布局严谨、景象鲜明、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园林空间。园路能通过自己的布局和路面铺砌的图案,引导游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路线和角度来游赏景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园路是游客的导游者。

  1.2 联系交通园路的交通,首先是游览交通,即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既能游遍全园又能根据个人的需要,深入各个景区或景点。园路对游客的集散、疏导,满足园林绿化、建筑维修、养护、管理等工作的运输工作星空体育,对安全、防火、职工电话、公共餐厅、小卖部等园务工作的运输任务。对于小公园,这些任务可以综合考虑,塞罕坝景区属于大型公园,旅游旺季景区工作交通量大,可以设置专门的路线 丰富园林景观园林中的道路是园林风景的组成部分,而且与周围的山水、花草、树林、石景等景观紧密结合,形成路随景转、景因路活、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木、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保景”,所以园路可行可游,行游统一。

  2.1园路经常是迂回曲折的,一方面是地形、地物的要求,当道路在前进的方向遇到山体、水体、建筑或山路较陡时,为了减缓坡度,就需要盘旋而上,或者绕路而行;另一方面,这种自然蜿蜒起伏的道路还能延长游览路线,增加游览趣味,提高绿地的利用率。要做到“因地制宜”,“得主随形”,“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自然式园路设计还应在道路转折处布置一些山石、树木,或者地势升降,做到曲之有理,路在绿地中;但切忌三步一弯、五步一曲,为曲而曲,脱离绿地而存在。

  2.2园林绿地规划中园路所占面积、比例不适应,造成交通不便,造成人们行路挤占绿地现象。某些规划设计中过多规划园路,形如蜘蛛网,不仅影响景观效果,同时给建筑投资也加大了负担。在大型新建绿地,如郊区人工森林公园,因为规模宏大,几千亩至万亩,要分清轻重缓急,逐步建设园垄冢建园伊始,只要道路能达到生产、运输的要求,例如,每200~500米,其密度就可以了。随着园林面貌的逐步形成,再建设其他园路和小径、设施,以节约投资。初期建设也以只建园路路基最为合理有利。

  3.1 因地制宜的原则严格执行规划规范,合理布置园路所占面积,满足园路功能要求。园路的布局设计,不仅仅要依据园林建设的规划形式,还要有机恰当的结合地形地貌设计,园路的设计贵在合乎自然,追求自然野趣,自然流畅,随地势就形。

  3.2 综合园林造景进行布局设计的原则因路通景。同时也要使路和其他造景要素很好的结合,使整个园林更加和谐,并创造出一定的意境来。比如,为了适宜青少年好立宪的心理,宜在园林中设计羊肠捷径,在水面上可设计汀步;为了适宜中老年游览,坡度超过12°就要设计台阶,且每隔不定的距离设计一处平台以利休息;为了达到曲径通幽,可以在曲路的曲处设计假山、置石及树丛,形成和谐的景观。

  园路设计既要控制好合理、宜人的尺度关系,线形设计也是园路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之在进行线形设计时,我们应该遵循“符合功能需要,因地制宜,具有美感,契合整体园林环境”的原则。

  3.4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最高海拔1900多米,园路在竖向上是有起伏变化的,设计时应紧密的结合地形,依山就势。在竖向的设计上还要考虑地面水的排除。一般园路应有0.3%~8%的纵坡和1.5%~3%的横坡,以保证排水。当人行坡度≥10%时,要考虑设计台阶。

  4.1与园路、广场有关的绿化形式有:中心广场,公园主区入口环岛;行道树;花钵、花树坛、树阵;园路两侧绿化。

  4.2 最好的绿化效果,应该是林荫夹道。郊区大面积绿化,行道树可和两旁绿化种植结合在一起,自由进出,不按间距灵活种植,实现路在林中走的意境。这不妨称之为夹景;一定距离在局部稍作浓密布置,形成阻隔,是障景。障点使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栖口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城市绿地则要多几种绿化形式,才能减少人为的破坏。在车行园路,绿化的布置要符合行车视距、转弯半径等要求。特别是不要沿路边种植浓密树丛,以防人穿行时刹车不及。

  4.3 要考虑把绿引伸到园路星空体育、广场的可能,相互交叉渗透,最为理想:使用点状路面,如旱汀步、间隔铺砌;使用空心砌块,目前使用最多是植草砖。波兰有种空心砖,可使绿地占铺砌面2/3以上。在景区园路、广场中嵌入花钵、花树坛、树阵。

  园林道路的设计与施工要严格执行规划规范,合理布置园路所占面积,满足园路功能要求,要遵循道路规划设计原则,协调道路规划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重视加强自身艺术素质及业务素质,避免矫揉造作,使道路规划设计真正体现功能美与艺术美的和谐统一。

  [3]张鸽香.《浅谈园路在园林中的重要性》.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4):58~61.

  园路是景观设计中的脉络,除了交通的作用外,还有游赏的需求。园路的规划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园林面貌和风格。例如,我国古典私家园林,讲究自然天成,园路曲折迂回; 而古典皇家园林,则讲究规则对称。多数城市道路主要是组织交通、运输; 而园路还兼有其景观上要求: 路向引导; 提供娱乐、休憩场所。

  景观中的园路以主要园路为主,以次要园路为辅,再由游憩小路逐渐深入各个景点。广州某公园中的园路设计当然也是遵循这一原则的。从公园的平面图上看,园路的分布有点像树枝的生长形态,由主要园路支撑,渐渐向次要园路与休闲小路展开,划分了公园景观的空间。由此可见,按照园路功能的主次,我们可将它划分为主要园路、次要园路、游憩小路或休闲小路。

  主要园路就是景观设计中人们常说的主干道(图1)。它贯穿于整个景观,是景观中的游览主轴线,是游人比较集中的路线,因而其设计还要考虑发生突发事件时消防、急救必要的车辆通行,以及平时游览观光车、管理车辆的通行等,它的作用更偏重交通。其宽度为4米至6 米。通常主要园路的路型是路堑型(图2左),路面低于周围绿化草坪,嵌于地表绿化以下,路沿石高出路面,利用路边的暗沟排水。其路型本身就可用于排水。在景观中的大部分园路通常是路堑型。园路的类型除了路堑型还有路堤型(图2右),路面高于周围地面,利用明沟排水,形似堤坝。这种类型的运用最典型的就是大家熟知的城际公路、高速路。而在城市中这种路型就比较少见了,它一般被用于景观设计,协调园路与景观的整体效果,但是较之路堑型其数量就少了很多。还有特殊型,如汀步、磴道、攀梯、栈道、鹅卵石道等,都是根据不同需求所设计的,主要用于休闲,增加景观的趣味性。根据不同情况,园路的形态可以多变。如,根据园路的外观结构可将园路划分为路堑型、路堤型、特殊型三种。笔者个人认为,特殊型园路其实就已经包含在路堑型、路堤型之中,特殊型只是在路面材料与形式上有一点区分。

  主要园路分出“枝干”形成次要园路(图3),次要园路是主要园路的辅助道路,它的路型也基本上是路堑型,主要用于景观各个景点的沟通。人群经由次要园路向各自想要游览的景点走去,相对于主要园路来说,人流在次要园路上就较为分散,它的作用就偏向于观光游览了。所以其在宽度上比主要园路窄,宽度为2米至3.5 米。

  通过次要园路,人们就到达休闲小路(图4)了。如其名,这类园路是供人们散步休闲之用的,可根据游赏功能的要求自由布置。这一类型的路也比较多变,如步石、礓、礤、踏级、磴道、木栈道、鹅卵石道等。其可按照景点所需进行设计,装饰性较强,是园路设计的重点,设计师考虑更多的是它的观赏功能,即如何将它融入景观。休闲小路所运用的路型大多是特殊型。其形式有双人道与单人道,双人道的宽度为1.2 米至1.5 米,单人道的宽度为0.6米至1 米。

  此外,园路还可以按照其他方面的功能、形式进行分类,如按路面铺装材料、园路的形式(廊桥、汀步)等进行分类。

  不论是什么路,其首先起到的是疏导交通的作用。公园的园路设计,在交通方面处理得较为理想。公园出入口处有供行人进出的阶梯,旁边也有供车辆进出的公路,以方便突发事件时车辆进出。而在公园出入口及主要道路处均设有残疾人使用的轮椅通道。

  公园园路的游览导向功能也很到位。让游人按照设计者的设计思路去游览,引导游人游玩,是园路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园路的走向直接关系到人们游览整个景观的顺序,园路的线条形态起着重要的作用,景观中的许多景点就是靠园路连接起来的。园路的总体规划是需要设计者精心考虑的。公园园路在转弯处或十字路口、三岔路口处都有较明显的识别系统,起到指向的作用,使游人可以顺利地找到想去的地方。

  园路除了要疏导交通、指引游向,还要注重游览的需求。园路本身也是一种景观,在高处俯瞰,我们就会发现整个景观就像一幅抽象的画,而园路就是这幅画的线条,优美地把景观划分为若干部分。中式古典园林中常用因地制宜的手法,将园路设计成优美的曲线,蜿蜒曲折,穿梭于景观之中,若隐若现,以丰富景观,延长浏览路线。也就是园路的曲折要有一定的目的,随“意”而曲,曲得其所,如在自然式水池岸布置道路随池而曲,略有凹凸变化;为逾越石山,花丛等障景而曲,这样可以使人们从不同角度去观赏景观。同时,要避免在短距离内曲得太多以及走投无路的曲。园路本身的花纹也是人们驻足欣赏的一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路面以其多种多样的形态纹样衬托、美化环境,增加园林的情趣与观赏性。纹样起到装饰路面的作用,园路的纹样常因场所的不同而各有变化。路面的纹样与材料、景观相呼应,起到加深意境的作用。如果铺路材料的单元构件尺寸较大,路面图案就应尽可能简洁,以使园路的整体效果不会过于花哨,避免矫揉造作。只有在需要满足一些特殊功能的时候,才使用凸起于路面的图案。虽然园路与各个景点相比显得不那么引人注目,往往不作为观赏之物,但在景观中也起着一定的审美作用,这种作用多是在人不知不觉中感染人的。鲜花还需绿叶衬托,园路就是“鲜花”旁的“绿叶”。

  景观中的园路设计与一般的城市道路设计不同,是由它们的功能与作用的区别决定的。园路设计有什么要点呢?以该公园为例,其路面多种多样。有的平铺,路面较为简洁,在选材上一般使用石板、混凝土或结实的泥土,这类路面常常用于主干道;有的路面上设图案花纹,用碎石、卵石等材料拼出各种图案,在不知不觉中为景观增添了一笔色彩。对于前一种路,人们往住会走得比较快,一走而过;而后一种路面上有花纹,人们会边走边欣赏,所以走得较慢。所以园路的设计很注重对一些细节的处理。另外,有的园林或风景区将路面设计得很有个性,而且在路边置些景观小品,以吸引游人驻足,形成自己独有的、与众不同的一道风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园路的宽度、形态也可以根据功能、地形进行一些必要的变动,以调节人们游览时的心情。古代的园林设计就经常运用因地制宜的手法。

  园路路口的规划是园路设计中的重要部分。从中式园林与欧式园林的对比来看,中式园林中的园路以三岔路口为主,这类路口比较有情趣,游客会为选择走哪条路而踌躇,然后兴致勃勃地朝选好的路走去,而没选的那条路又给游客带来一种神秘的感觉,游客会想如果走在那条路上会看到什么美景。而欧式园林的园路则以十字路口为多,这类路口比起三岔路口就有少许的庄重,自然就少了一点情趣。所以为了多增加一点景观的自然情趣,设计师可以多设置些三岔路口。园路在道路相交时,除山地、陡坡地形及其他特殊路段之外,一般情况下尽量用正相交方式。若相交角度过于小,一来使车辆不易转弯,二来容易使游人为图方便而从绿地中穿行。锐角部分的转角处还应采用圆形的转角。这些都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出的结论。该公园可以说是以一种形式为主、以多种形式为辅的景观设计,其中包含了中西两种景观风格,在路口的处理上适当、合理。

  在景观设计中,园路的设计也必须以人为本,遵循以供人行走为先的原则。也就是说园路必须满足导向和组织交通的作用。人都有走捷径的心理,所以园路设计要考虑到这一点,否则就会出现一些绿地被走出一条“路”的现象,然后不得不在这条“路”上再修一条路,这就变成一个被动的设计。

  根据景观规模、人流量大小,设计师在设计园路时须注意园路的密度,避免因园路太少而引起人流拥挤、绿地被践踏的现象。而园路的坡度设计也是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坡度设计要求在先保证路基稳定的情况下,尽量利用原有地形减少土方量。一般来说,主要园路纵坡宜小于8%,横坡宜小3%。次要园路和休闲小路等纵坡宜小于18%,超过18%则应该设计台阶、梯道,台阶数不得少于2级。

  公园的园路设计对园路与景观建筑、景观小品、绿化、水景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使园路更好地为其他主体景观、服务,真正做到了路景合一。

  随着园林景观建设的加快,园路设计在其中的交通引导、配合景点等作用也在日益重要。每个景观设计都有自己的特点与风格,园路的设计也应该体现出这一点,不能照搬照抄,失去自己的特色、总之,作为园林景观的引导者,园路在园林游览中发挥重要作用,园路设计的优秀也直接关系着整个园林项目建设的成败。于是,需要设计者严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搭配,满足园林景观的实际需要,是园路设计真正实现技术性、时效性、功能性的结合。

  [1]许丽,中国古典园林园路的意境美体现[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09(07)

  [2]许丽,中国古典园林园路的意境美体现[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09(07)

  [3]张鹏,赵彦,现代园林与社会价值取向[J],科技信息,2009(29)

  园林造景是利用地形、植被、建筑以及道路将园区按不同功能划分成相应景区,道路将这些区域链接成一个整体,所以说贯穿于园林各景点的道路设计是园林设计中关键组成部分。园林中的道路不仅起到引导人流、疏导交通等功能性作用,道路本身也是园林意境的一种体现形式,道路往往和路牙、路边的块石、休闲坐椅、植物配置、灯具等,共同构成居住区最基本的景观线。在园林的道路设计上要做到不影响功能作用的基础上突出美学表现。

  尽管园林的建设是以休闲为目的。但是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全面考虑问题,预想到未来园区建设和日后投入使用后的生产、救护、消防、游览等各种事件对道路的要求。在园区的主路设计上对以上要求要有所体现。主路宽度设计以3-7m,满足相向会车为宜,但对一些精致小巧型园林可依据比例进行适当调整。主路更多的是体现道路的连接功能,可通过主路连接园区的几个重要出入口,但不宜过多,否则侵占植被和造景空间,给园林舒适感打折扣。主路一般用柏油铺砌,这种道路的好处时,便于管理,在极端天气里也比较可靠,缺点是影响整个园林的美观;也可以选择沙石土路,优点是光反射相对较低,良好的透水性更具生态效益,缺点是日后需要持续养护,遇到极端天气,如暴雨,道路可能回因此阻断。主路两旁的行道树极其关键,通过行道树的合理选择种植,形成的树荫可以有效降低道路的光反射,增加行人在道路上的舒适感,从而弥补所铺设主路的缺陷。

  次干道是连接各分散景点、建筑之间的道路,是主干道的辅助道路,宽度在2-3m,是园林景观中大部分游人选择行进的路线,必要时也可通行电瓶车。次干道的分布空间与铺设宽度设计应该合理反映客观人流密度,俗话说“路是人走出来的”,人多的地方如游乐场、入口大门等,次干道的尺度和密度应该大一些,相反,休闲散步区域应该小一些。否则,绿地可能会受到人流的破坏,导致养护成本的增加。园路并不是对着中轴两边平行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功能需要采用多变的断面型,如转折处采用不同宽狭处理道路,有必要对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宽窄和分幅、铺装材质、绿化装饰等进行综合考虑,以赋予道路美的形式。

  游步道是供游人散步休闲,引导游人更深入的到达园林各个角落,游人生动的称其为健康小道。游步道依据单人到双人行走宽度设为0.6-1.5m宽,道路富于变化,由石板、装饰混凝土、卵石等自然和类自然材料铺装而成,多使用旱汀步、间隔铺砌。现代园林设计中还常常使用空心植草砖铺设,目的是要营造自然氛围,减少人工痕迹,增大绿地面积。设计好的游步道常是浅埋于绿地之内,隐藏于绿丛之中的。尤其是山麓边坡外,园路一经暴露便会留下道道横行痕迹,极不美观,因此设计游步道时常要求路比草低,但一定要比土高。否则,会带来汇水问题,这时园路单边式两侧,距路l米左右,要安排很浅的明沟,降雨时汇水泻入的雨水口,天晴时乃是草地的一种起伏变化。

  常见的植物组合有中心绿岛、夹景、花坛、树阵,灌丛,树篱。园林设计没有最好的景观效果只有最和谐的景观配置。植物配置上强调“夏成荫冬显阳”,能充分体现出季节变化,即季相差异,春红夏绿秋黄(实)。有色叶植物或香源植物配合种植,使季节更替时呈现不同季相,散发不同的气息,满足人们视觉美感同时嗅觉也被植物的气息所包围,发挥植物的保健功能。道路铺设引导参观者融入园艺师所营造的美妙植物氛围同时,限制人们由于践踏、采摘等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可能性。这就要在道路设计时巧妙采用与景观得立体交汇。

  尽量多使用砂、石、木、预制品等多层面道路。砂土基层上可透气,下可渗水到周围园林造景中,实现生态环保道路。是基于下面几点考虑:符合绿地生态要求:透气渗水,极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同时减少沟渠外排水量,增加地下水补充,与园林景观相协调。自然、野趣,少留人工痕迹。尤其是城市周边兴建的人工森林园景,这种类型绿地,粗犷一些并无不当。这种路面铺装适于分期施工,甚至临时放个过路沟管,抬高局部路面,也极容易不必如刚性路面那样开肠剖肚;园林绿地除建设期间外,园路车流频率不高,重型车也不多;是对我国园林传统做法的继承和延伸。

  园林道路铺砖块料的大小、形状除了要与设计风格,空间环境相协调之外,还要适于自由曲折的线型铺砌,要做到施工简易,设计思考却不能跟着简易。道路表面粗细适度要充分考虑游客的情况:粗要可行儿童车,走高跟鞋,细不致雨天滑倒跌伤。块料尺寸模数,要与路面宽度相协调;使用不同材质块料拼砌,色彩、质感、形状等,对比要强烈。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通过行走在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同样能达到健身目的,这种人文关怀的精巧设计就收到了入园游人的好评,卵石路自身也不失为园林一景。

  道路包括多种形式,如城市与城市间的各级公路,市区内部的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乡村的田间小路等。作为传统意义模式的道路,更多的是从实用性原则出发,满足经济效益最大化,辐射周边区域带动经济增长来进行道路的设计与规划,传统意义的道路侧重于组织交通与客货运输的功能。

  园林式道路在组织交通的基础上,更倾向于道路的自然性原则,在自然式园林中道路依托自然形成痕迹设计,最大程度上体现道路自然的属性,在整体设计中注重于道路与园区周边自然环境的融合适应,注重道路与两侧建筑,景观等环境的相互融合。园林道路应充分的尊重与保护自然环境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游览者亲近自然,愉悦身心的要求。

  园林道路不同于一般的道路尽量避免过多转弯。游园的主要使用者以游览观光为目的,因此在园路的设计中采用曲折迂回的线形设计有助于达到丰富游览者视觉感受,愉悦身心的作用。同时,园林道路的曲折也使得在有限的公园空间内,扩大游览空间,延长游览线路的景深,增添游园整体的趣味性与艺术性。目前国内大多数游园沿袭古代园林风格,以山水为中心进行自然式布局,因此园路也多讲究含蓄,曲折,通过园林道路的曲折蜿蜒,达到移步景异,处处异景的效果。

  公园道路的类型多种多样,按道路等级划分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和步行游憩小径,文中重点介绍的是按照道路修筑方式进行分类,可以分为:

  坡路:为了营造高低起伏的氛围,利用自然地形或者人工堆土形成的纵向坡度的园区路面;

  园林道路在设计中应作为一个整体与周边环境相互融合,使得道路不再是因为周边区域山坡,建筑,水体,花草树木等景观的需要而进行园林道路的设置,而是通过曲折萦回的连续园道设计来达到保景,甚至增色景观的效果。在园林道路设计中,保持道路的连续性十分必要的。园道对游客的游览起到指示导向的作用,因此,在园道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线型布局,通过道路串联整个游园景观节点,避免出现游客游览中走回头路现象,除非园道直通重要的景观节点,在园林道路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尽端式道路。在郑州绿化博览园的园道设计中采用环状道路将整个公园的各个景观园区布设在环状道路周围,形成移步一景,步步有景的道路与周边景观协调融合的布局。通过连续的环路与环路之间的次要道路与步行小道将中心枫湖与特色园区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得连续性的道路与整个游园融合共生。

  园林道路线型比例要与周边景观如树种高低布局,栽植密度,建筑形式相互协调,通过道路线型的宽窄关系,在不同的转折节点处运用不同的宽窄变化,使得道路与周边环境自然的融合。通过园道宽窄比例的缩放,在园道转折处可以布置休息用的凉亭,桌椅等设施,通过这样的宽窄比例的变化,使得园道融合与游览者的游览体验星空体育,集休息,运动于一体的生理与心理愉悦体验,更加增添游览乐趣,增添园道与周围景观的趣味性。郑州绿博园内部园道通过线型宽窄比例的收放,在环路边界设置小型广场,与道路内休憩设施相互组合,园道不再单一的为游览者提供步行空间和指示引导游览者纵向前进的路径,而是形成道路融景,道路成景的隐形景观。

  动态性的视觉变化由公园内部汽车行驶时游览者的视觉体验,多出现在自然性公园内部的车行道路,通过汽车运动的速率变化,游览者在车中通过视觉直观感受到道路形状的变化,周边景观的变化,从而对整体景观有更加愉悦的体验。汽车行驶的速率使得游览者对于园区内建筑布局与景观体验转瞬即逝,一闪而过的连续不断的景色如何给游览者舒适性的视觉体验,则是作为设计者需要考虑的。首先应考虑到汽车在园区内行驶的速度较快,因游览者此对于园道周边的环境的感官刺激往往是瞬间而过,园林道路设计中应尽量注重平顺性原则,通过园道的连续线形延续,给游览者创造线形远景景观,近景则通过连续不断的瞬间经过的景观节点,使得游览者视觉体验后回味形成的心理愉悦感。

  静态性视觉变化相对于动态性视觉变化而言,指向的是公园内部步行交通通过视觉感受到的园路周边的建筑,景观,水体等的变化。游园内步行体验通过视觉感受到的道路两侧的景观持续时间长,景观的动态变化率低,则应注重园路的纵向坡度的起伏变化,与园路周边的连续景观形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景观布局,游览者通过园道的高低起伏形成的视线的起伏变化,从不同角度与方向观赏园路周边景观。高低起伏变化的道路纵坡,使得园林道路与自然地形相互融合,与周边环境相互协调,从而营造出“路中有景,景中有路”的和谐的视觉景观体验。郑州绿博园内采用结合原有坡地地形,形成坡路与石阶道路,通过起伏的园路与周边同种景观的不同角度与高度的对比,增添整体景观的趣味性。在静态性视觉变化中应更加注重周边山石,建筑,景观,水体等景色与园道的自然融合,从而在连续节奏变化较慢的线形景观中,增加游览者视觉对同一景观的不同高度与角度的美学体验。

  园林道路的设置与布局,需要结合公园所在地的游览者与当地居民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俗以及不同的审美需求。创造出富有地方特色,地域文化鲜明的园道,满足游览者审美的同时,实现园林道路设计服务于资源,融入于环境的初衷,如绿博园中景德镇园内的步行小径,采用的代表景德镇文化的陶瓷碎片作为地面铺装材料,不但节约了整体成本,也体现出强烈的地域特色,使得园路与整个园区自然融合成一体,在衬托周边景观的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园道景观。

  园林道路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地方文化,考虑当地游览者的审美观念,充分尊重当地文化特色进行园道设计。

  园林道路设计中不仅仅应注重道路导引人流,指示交通以及分割空间的作用,而更应该作为公园内部景观的一部分,营造以路衬景,以路成景的景观布局,在园林道路美学设计中应更加注重园路线型的连续性变化,视觉舒适性变化,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游园的地域文化性特征,在园道设计中采用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设计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园林道路真正的与公园环境相互融合,真正的使游览者充分的愉悦身心,享受自然,融入自然。

  居民区公园是居住区公园在选址与用地范围的确定上,往往利用居民区规划用地中可以利用且具有保留或保护的自然地形地貌基础或有人文价值的区域。公园内设施和内容比较丰富齐全,有功能区或景区的划分,除以绿地为主外,常以小型园林水体、地形地貌的变化来构成较丰富的园林空间和景观。居住区公园应规划一定的游览服务建筑,同时布置适量的活动场地并配套相应的活动设施,点缀景观建筑和园林小品。

  一般居住区公园规划布局应满达到以下几方面的要求:①满足功能要求,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根据居民的不同要求布置休息、文化娱乐、体育锻炼、儿童游戏及人际交往等活动场地和设施。②满足园林审美和游览要求,以景取胜,充分利用地形、水体、植物及园林建筑,营造园林景观,创造园林意境。园林空间的组织与园路的布局应结合园林景观和活动场地的布局,兼顾游览交通和展示园景两方面的功能。③形成优美自然的绿化景观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居住区公园应保持合理的绿化用地比例,发挥园林植物群落载形成公园景观和公园良好生态环境中的主导作用。

  在规划布局中应多考虑早晚间游园活动所需的场地和设施,多配置夜香植物,基础设施要满足节假日社区游园活动的功能要求,如注意配套晚间亮化、彩化照明配电。

  园路联系着不同的分区、建筑活动设施、景点,组织交通,引导游览,便于识别方向。同时也是公园景观、骨架、脉络、景点纽带、构景的要素。园路的类型在居住区绿地分为:主干道通往主要活动建筑设施、景点,方便游人集散。次干道是公园各区内的主道,引导游人到各景点,组织景观。散步道为游人散步使用,宽1.2-2m健康步道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式。通过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达到健身目的。

  园路的线形设计应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铺装场地及其他设施结合,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创造连续展示园林景观的空间或欣赏前方景物的透视线。园路的线形设计应主次分明、组织交通和游览、疏密有致、曲折有序。为了组织风景,延长旅游路线,扩大空间,使园路在空间上有适当的曲折。较好的设计是根据地形的起伏,周围功能的要求,使主路与水面若即若离。他交叉于各景区之间沿主路能使游人欣赏到主要的景。把路作为景的一部分来创造。园路的布置应根据需要有疏有密并切忌互相平等,但曲线不能象直线那样易于运用,适当的曲线能使人们从紧张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而获得安适的美感。

  公园道路的布局要根据公园绿地内容和游人的容量大小来决定。要主次分明,因地制宜,和密切配合。如山水公园的园路要环绕山水,但不应与水平行。因为依山面水,活动人次多,设施内容多;平地公园的园路要弯曲柔和,密度可大,但不要形成方格网状。4、园路设计中的几个要点

  路的转折应衔接通顺,符合游人的行为规律。园路遇到建筑、山、水、树、陡坡等障碍,必然会产生弯道。弯道有组织景观的作用,弯曲弧度要大,外侧高,内侧低,外侧应设栏杆,以防发生事故。

  两条主干道相交时交叉口应做扩大处理,做正交方式,形成小广场,以方便行车、行人。小路应斜交,但不应交叉太多。两个交叉口不宜太近,要主次分明,相交角度不宜太近,要主次分明,相交角度不宜太小两条道路交叉可以成十字形,也可以斜交但使道路的中心线交叉于一点,斜角的道路的对顶角最好相等,以求美观。“丁”字交叉口时视线的交点,可点缀风景。应避免多条道路交于一点,因为这样易使游人迷失方向,应在交叉口设指示牌。多条道路相交时,应在端口处适当地扩大做成小广场,这样有利于交通,可以减少游人过于拥挤。

  园路通往大建筑时,为了避免路上游人干扰建筑内部活动,可在建筑面前设集散广场,使园路由广场渡过再和建筑物联系;园路通往一般建筑时,可在建筑面前适当加宽路面,或形成分支,以利游人分流。园路一般不穿建筑物,而从四周绕过。

  主路纵坡宜小于8%,横坡宜小于3%,颗料路面横坡宜小于4%,纵、横坡不得同时无坡度。山地公园的园路纵坡应小于12%,超过12%应做防滑处理。主园路不宜设梯道,必须设梯道时,纵坡宜小于36%.支路和小路,纵坡宜小于18%.纵坡超15%,路断,路面应做防滑处理;超过18%,宜按台阶、梯道设计,台阶踏步不得少于两级,坡度大于58%的梯道应做防滑处,宜设置护栏设施。台阶宽为30-38cm,高为10-15cm.

  园路可根据景观要求选择提高路面的艺术效果。将路作为景的一部分来发表,在园林中用纹样来衬托,美化环境增加园林特色。在园林中,铺地的纹样常因场所的不同而各有变化。铺地纹样具有空间的指引性,在长方形的空间中装饰重点在道路的两侧或对整条道路进行装饰,或强调某路的起点(如图2)。圆形、方形、十字型等形式的空间,具有向心的指向性,重点在中心:L形的空间具有转角的指引性,也是装饰的重点。根据不同场地的功能对地面进行铺装设计。园路及铺装场地应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确定其结构和饰面,面层材料应与公园风格相协调。如休息场地的地面,设计成带图案的地面,或卵石镶嵌成各种纹样材料的选择,看是否与环境协调,一般选用自然化、乡土化、石才、石板、天然石块、鹅卵石等在清静、淡雅、朴素的林间小道,设计嵌草路面:在草坪中点缀步石(如图3)。石的坚强、强壮的质感和草坪柔软光泽的质感相对比,从不同素材中看到了美。健康步道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式。通过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达到健身目的,但又不失为园林一景。以香港的仿日本枯山水的造园方法,将卵石铺地配以山石和日本式的石灯即满足了居住区居民的健身休闲的目的,又是一个独特的园林小品供人们欣赏。休闲、娱乐的小广场铺装设计应该做成镶嵌花纹的铺装(如图4)。

  近几年, 中国园林设计行业正在从以古典园林为核心的传统园林设计转向以现代景观为核心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其中一层的含义就是随之而来的核心内容的转变, 从以植物为核心的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到以包括植物等多种元素构成的以景观为核心的综合环境规划设计。

  景观规划设计处理的对象大致可分为硬质景观(Hard Landscape) 和软质景观(Soft Landscape)。英国人M. 盖奇(Michael Gage)和M.凡德保(Maritz Vandenberg)在其着作《城市硬质景观设计》中提出了这个概念,用以区分景观设计中人工材料的处理和植物景观的设计。

  一般来说, 硬质景观是相对种植绿化这类软质景观而确定的名称, 泛指用质地较硬的人工材料或主要依靠人工材料创造出来的景观效果。硬质景观在园林绿地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人们活动的步行道、广场、休息观景的空间中,创造性的设计能赋予空间一定的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硬质景观的使用几乎渗透到了园林绿地环境的各个角落, 其构成元素可分为点、线种类型。点的元素则更多地体现在景观小品上, 包含花架、亭、廊、喷泉、雕塑、假山与置石等设施。线的元素则主要有园林道路的造型、起伏及铺地的变化, 围栏的造型、组合及装饰的变化。面的元素主要是广场造型的变化。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对这些设计元素进行综合取舍、合理配置乃是硬质景观设计的要点。

  2.1.1花架。花架在园林中是最接近自然的, 而且也是中国园林特有的一种园林建筑, 是室内向室外空间过渡的一种形式。作长线布置时, 能发挥建筑空间的联系作用, 形成导游路线, 用来划分和组织空间, 增加风景的深度; 作点状布置时, 本身具有较高观赏价值, 形成新的观赏点。另外, 花架布置灵活, 造型富于变化, 结构简洁, 可组织对环境景色的观赏, 而且由于绿色植物及花果自由地攀援和悬挂, 成为一种具有生机的园林小品。

  2.1.2亭。亭是特指一种有顶无墙的小型建筑物, 是供行人停留休息之所。在园林中它是最为常见的建筑, 无论是在古典园林或是现代园林中, 各式各样的亭子都随处可见。园林中亭的功能有休息、赏景、点景、专用4种, 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在游赏活动过程中驻足休息、纳凉避雨、眺望景色的需要。

  2.1.3廊。园林中的廊是亭的延伸, 是联系风景点建筑的纽带, 随山就势, 曲折迁回, 逶迤蜿蜒。廊在园林中能引导视角多变的导游交通路线, 又可划分景区空间, 丰富空间层次, 增加景深, 是中国园林建筑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1.4喷泉。在园林中的动态水景形式中, 喷泉是最常见的一种。喷泉以它华丽的水声, 活跃的氛围和动态的、优美的、花样繁多的水形, 装饰着城市和公共园林。从造景作用方面来讲, 喷泉首先可以为园林环境提供动态水景, 丰富城市景观; 其次, 喷泉对旁边一定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还有改良作用。因此, 喷泉在艺术上和技术上才能够不断地发展, 不断地创新, 不断地得到人们的喜爱。

  2.2线园林道路。园林中的道路, 即为园路。它是构成园林基本组成要素之一, 包括道路、广场、游憩场地等一切硬质铺装。园路除了具有交通、导游、组织空间、划分景区等功能以外, 还有造景作用, 提供活动场和休息场所, 组织排水等作用。因此,在进行园林绿地道路设计时,有必要对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宽窄和结构、铺装材质、形式等从实用功能和美观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2.2.2园林围栏。围栏是园林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功能, 它是园林组景中大量出现的一种重要小品构件和装饰小品, 在园林中的作用主要有: 具有维护功能, 是划分园林空间的要素之一; 具有点缀装饰园林环境, 用于园林景观的需要; 具有组织疏导人流、划分活动范围的作用; 具有改善城市园林绿地景观效果, 从视觉上扩大绿化空间、美化市容的作用。

  广场一般是指由建筑物、道路和绿化带等围合或限定形成的开敞的公共活动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场所, 在城市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广场包括的类型比较多, 其分类主要是从使用功能、尺度关系、空间形态和材料构成几个方面的不同属性和特征来进行的。在园林绿地中设置绿化休闲广场可以为各种年龄段的市民提供安静休息、体育锻炼、文化娱乐和儿童游戏的场所。

  硬质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 与园林绿地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等。也包括园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硬质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硬质景观的设计必须呼应园林绿地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也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绿地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硬质景观配置效果, 当然,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一般规律诸如对景、轴线、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都是通用的。同时,硬质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如公共空间为大众游人服务, 景观设计要追求开阔、大方、闲适的效果,私密空间为居住在一定区域的居住区住户服务,景观设计则须体现幽静、浪漫的意趣。

  硬质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硬质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 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如青岛, “碧水蓝天白墙红瓦”体现了滨海城市的特色;海口“椰风海韵”则是一派南国风情;重庆,错落有致应是山地城市的特点;如到苏州, “小桥流水”则是江南水乡的韵致了。同时硬质景观还应充分利用园林要地的地形地貌特点, 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园林景观空间。

  结合作者多年经验总结,创新是设计师作品的灵魂与结晶。园林专业设计师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观念, 学习新的理念, 激放新的灵感,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生态、数字、建筑、人文等系统理念提高作品的科技含量, 才能满足时代变化、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需要的不断提高。

  园路是指绿地中的道路、广场等各种铺装地坪。它是园林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园林的骨架、网络。园路以线或面的形式贯穿全园的交通网,它既是划分和联系各景区和景点的纽带,也是组成园林景观的造景要素。园路的功能和多数城市道路不同之处,在于除了组织交通、运输,还有其景观上要求:组织游览线路,提供休憩地面。园路、广场的铺装、线型、色彩等本身也是园林景观一部分。总之,园路引导游人到景区,园路组织游人休憩观景,园路本身也成为观赏对象。

  园林中道路的交通和使用功能是其最高原则和本质内容,园林规划设计中不能片面地强调景观和绿化,而忽视园路尺度和交通功能。园路在园林中往往起到分隔空间和组织空间的作用,规划设计中常常利用地形、植物、建筑、园路将整个园林体系分隔成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园路又对景观空间进行组织和梳理,使游人能够按照设计者的意愿、视线和角度来游赏园林景物。

  园路作为园林环境中使用最频繁的地方,不但能划分、联系园林中不同的景区、景点,也可成为观赏的焦点,以其优美的线形,丰富多彩的铺砌图案,与山、水、植物、建筑、石头等共同构成美丽的园景。作为园林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园路始终伴随着游览者,并以其意境、质感、色彩、纹样、尺度以及光影效果影响着风景,参与景观的创造,构造优美丰富的园景。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理景”,形成路随景转,景因路活,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园路可以放大空间。园林是一种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的综合艺术,要表现咫尺山林的意象,需要通过园路的起伏曲折、回环往复,于限制中求自由。“一丘藏曲折,缓步百跻攀”,蜿蜒的曲折,增加了游览的时间和空间,并使游人左右顾盼皆有景,增加了游人感知的审美信息量,从而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

  园路形式多种多样,或高低跌落,或平直如线,或曲折幽静,或雅致怡人。在建筑小品周围、花坛、水旁、树下等处,园路可通过其材料、质地和图案的变化扩展为广场,为游人提供休憩和活动的场所。例如在园林中,将卵石园路配以山石、植物、石桌、石凳等硬质景观,即满足了居民的健身休闲的目的,又构造一个独特的园林小品供人们欣赏。

  在园林中,园路能以其独特的方式起到划分和组织空间的作用。各景区、景点看似零散,实则以园路为纽带,通过有意识的引导性的布局,有层次、有节奏地展开,使游人充分感受园林艺术之美。通过园路的线性、尺度、铺装纹理等的变化,暗示空间性质、景观特点的转换以及活动形式的改变,从而起到组织空间的作用。同时又通过园路把各种不同的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并深入到各个景区和景点。园路通过色彩、质感、图案、尺度、组织方式等的变换,不仅是划分空间、界定范围的重要手段,也是空间联系和过渡的重要方法。

  主路要能贯穿园内的各个景区、主要风景点和活动设施,形成全园的骨架和回环,因此主路最宽,一般为4~6m,道路纵坡不大于6%,横坡1.5-2%,排水顺畅,结构上必须能适应管理车辆承载的要求及消防设计要求。路面结构一般采用沥青混凝土、黑色碎石加沥青砂封面、水泥混凝土铺筑或预制混凝土块等。主路图案的拼装全园应尽量统一、协调。

  园中支路是各个分景区内部的骨架, 联系着各个景点,对主路起辅助作用并与附近的景区相联系,路宽依公园游人容量、流量、功能及活动内容等因素而定。一般而言,单人行的园路宽度为0.8~1.0m,双人行为1.2~1.8m,三人行为1.8~2.2m。次路自然曲度大于主路, 以优美舒展富于弹性的曲线构成有层次的景观。

  园林中的小径是园路系统的末梢, 是联系园景的捷径,也是最能体现艺术性的部分。它以优美婉转的曲线构图成景,与周围的景物相互渗透、吻合,极尽自然变化之妙。小径宽度一般为0.8~1.0m,甚至更窄。材料多选用简洁、粗犷、质朴的自然材质(片岩、条石、卵石、沙砾、原木等)。

  园路的线形设计应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铺装场地及其他设施结合,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创造连续展示园林景观的空间或欣赏前方景物的透视线。园路的线形设计应主次分明、组织交通和游览、疏密有致、曲折有序。为了组织风景,延长旅游路线,扩大空间,使园路在空间上有适当的曲折。较好的设计是根据地形的起伏、周围功能的要求,使主路与水面若即若离,交叉于各景区之间、沿主路能使游人欣赏到主要的景。园路的布置,应根据需要有疏有密,保持行进路径与视线角度多变,营造步移景异的视觉感受。

  公园道路的布局,要根据公园绿地内容和游人的容量大小来决定。要主次分明,因地制宜,密切配合。在交通布局上尽量考虑人车分流或最大程度上保证人行安全和舒适度。园路是景观空间的构架方式,在空间布局上要考虑如何带给游人更多更为丰富的视觉体验,如山水公园的园路要环绕山水,但不应与水平行;因为依山面水,活动人次多,设施内容多;平地公园的园路要弯曲柔和,密度可大,尽可能的蜿蜒曲折,增加景深感。

  (1)应与景区的意境相结合,选择合理的构型与尺度不同铺装图案构型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在铺装中与道路平行的直线具有强烈的方向指示作用;与轴线垂直的间隔出现的直线条能刻画出明快的节奏感;折线显示动态美,沿着道路轴线弯曲的曲线会给人一种缓慢的节奏感;统一的波形曲线的反复使用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起到指向作用;道路、广场上的方格图案的铺装会给人安静而有条理的感觉。铺装材料的尺度对园林空间的影响也很大,小尺度给人以亲切感、舒适感,吸引更多的人驻足,进行观赏、娱乐、休憩、交往等活动。大尺度铺装会扩大空间感,使人视野开阔、心情舒畅。

  景观园路路面应有柔和的光线和色彩,减少反光、刺眼的感觉。在铺装设计时,合理利用色彩对人的心理效应,可以形成别具一格的地面,让它充满生机和情趣。一般暖色调表现热烈、兴奋的情绪,适宜用在北方大部分区域,可以增强温度感;冷色调较为幽雅、明快,适宜用在南方等气温偏高的地域,以减缓人对温度的感知。明朗的色调给人清新愉快之感,灰暗的色调则表现为沉稳宁静。材料的质感表现与游人距路的位置远近有关系,对于广场和人行道上的人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铺装材料的质感,而对于车上的乘客,由于距离远看不清铺装材料的纹理,所以要对铺装砌缝以及铺装构图进行精心设计。

  (3)应以生态环保为理念,选择合宜的铺装材料和形式园林是人类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环境而创造的,园路是游人游园赏景的保障。在设计时,一方面尽量采用环保的铺装材料,材料本身不能有害;另一方面要尽量采取环保的铺装形式。在满足实用、耐用、美观的基础上,尽量选用透气透水性铺装材料、嵌草铺装等。

  园路的设计是园林设计中的一部分,因此园路在设计中要与园林的其他设计有效地结合起来,尤其是园林种植。园路最好的绿化效果就是林荫夹道。在林荫夹道中,行道树与其两旁的绿化种植有效地结合起来,但是必须注意园路绿化的布置要符合行车转弯半径、视距等各方面的要求。园路设计在讲究美观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安全的重要性。

  为使园路空间与景观具有个性,主要方法是强化景观空间组成要素的构成处理,特别是在水平界面方向即路面铺装形式、铺砌材料组合、铺地高程起伏变化、在构图上作“形与色的突破”线型和图案变幻的强调,仿生色影的组合协调等。园路的路面设计应根据不同场地的功能对地面进行铺装设计, 并根据不同功能要求确定其结构和饰面,面层材料应与公园风格相协调,用不同形式和材料的铺装来抒发轻松的幽趣,用不同色彩和材料的质感来烘托细腻粗犷的格调,取得“景因路成,路因景胜”的效果。不同的景色应采用不同的路面铺砌,游人随步景异,从中还可领悟出某些意趣。如儿童公园或游戏场的空间环境设计要求活泼、明朗、稚气、单纯、明快,故铺地地纹设计则应以简单的几何图形来组合,再以图案艺术墙面分隔空间,以求协调相配。

  总之,园林道路的整体设计中必须遵循道路规划设计原则,协调园路规划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严格执行园路道路规划规范,合理布置园路,在满足园路功能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意境创造。从而创造出完美的园林景观画面,美化人居环境,锻炼游人身心健康。

  [1] 陈桂才,张志刚,邱乃昂,陈雪玲,李淑明,莫巧玲.东莞市园林景观路绿化设计手法分析[J]. 广东林业科技. 2012(03)

搜索